农业资讯

洱海边的稻田绿色又高产
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13:28

  苍山脚下,薄雾如纱。正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边的稻田里,农户正忙着除草。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,本地水稻出产曾面对妨碍。近年来,正在保障粮食平安的方针下,大理州通过科技赋能、模式立异,实现了水稻单产程度的稳步提拔,走出了一条绿色、高质、高效的财产转型之。近几年,大理州水稻种植面积不变正在60多万亩,通过科技支持,全州亩产维持正在500公斤以上,高于全省和全国水稻平均单产程度。洱海流域做为大理州焦点水稻产区,该区域逐渐由保守高肥水模式,转向绿色生态种植,取得了优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。“近些年,我们的水稻出产经常会遭到气候影响,常常赶上低温寒害,持续阴雨气候。”51岁的杨德兴是大理州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的农户,本年种了80多亩水稻,已于6月上旬完成了插秧,“本年仍是选用了‘凤19-46’和‘凤稻31号’这两个水稻品种,此中‘凤19-46’客岁正在我的地块里最高亩产达到了900多公斤。它的发展期较短,顺应性好,抗病虫害能力强,产量也不变。”杨德兴成功种出高产水稻,是他细心种植、耐心办理的,然而,这也离不开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品种选育推广上的勤奋。针对高海拔水稻产区3~4月“倒春寒”和8月低温的“两端低温”问题,大理州农业科技工做者先后选育推广了一批优秀新品种,使大理州水稻单产程度不竭立异高。正在本年水稻播种前期,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示种植户选择高产、优良、抗病且适宜本区域的核定品种。“海拔1850米以上保举凤稻系列品种;海拔1400~1850米的保举‘楚粳54号’‘滇禾优615’‘云粳37号’等品种;海拔1400米以下的保举‘滇屯506’‘云两优9801’等优秀品种。”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做物研究所所长李江告诉记者。“2024年正在海拔2200米的鹤庆县辛屯镇三合村委会,示范种植了‘凤稻30号’和‘凤稻31号’共200亩,平均亩产达724。99公斤,较非示范区亩减产72。5公斤。”李江引见,自从选育的凤稻系列和引进的云粳系列、楚粳系列等高产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,不竭鞭策全州水稻单产程度迈上新台阶。良种需有良法配。近年来,大理州正在洱海取农业成长的双沉挑和下,摸索出一套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,成功实现了粮食减产、减排取农人增收的均衡。“无机、绿色生态种植模式,为我们的水稻减产供给了帮力。”杨德兴说,绿色生态种植不只是罕用化肥,而是用微生物肥料替代部门化肥,再通过聪慧农业系统精准节制施肥量。“我们的肥料由本地同一采购,此中40%是补助的,由免费供给,残剩的我们再本人买。此外,对粪水和秸秆进行充实操纵,它们都能变成无机肥,我们的成本就降低了。微生物无机肥的利用,不只能削减氮磷的排放,水稻的亩产还提高了20%,实是减产、增效又增收。”通过打制示范样板田、开展手艺培训等办法,本地鞭策水稻种植良法的普及。杨德兴说:“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的专家隔三岔五就会来一趟,育苗时该留意什么、病虫害怎样防、若何科学逃肥……这些问题都能获得及时解答,手机上也能看到他们供给的具体手艺指点,我们有了科技支持,水稻单产的提拔不是难题。”2024年,大理市上关镇建立了100亩“蚕豆-水稻”轮做模式示范田,水稻平均亩产达772公斤,比全市平均产量高100多公斤;同年正在洱海流域推广了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5。4万亩,正在大理市湾桥镇大理苍洱留喷鼻农业成长无限公司进行实收测产,亩产达775。61公斤,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。“不只有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,正在栽培手艺方面,我们还推广了肥床旱育浅插稀植、水稻切确定量栽培、测土配方施肥、机插秧、生态种植、病虫害绿色分析防控等手艺,帮力水稻单产提拔。”李江引见,通过这些手艺集成,既推进了水稻绿色种植取洱海管理的协调同一,又实现了水稻出产的高产稳产、节肥节水和减排增效,农人收入也随之添加了。此外,正在良种良法配套的根本上,大理州通过出租、入股、合做社托管等形式,将分离耕地进行集中流转,并予以政策激励和规范办理。正在规模化种植推广智能育秧工场、无人机植保、结合收割机等设备设备,实现耕、种、管、收全程机械化操做,同时培育社会化办事组织,供给代耕、代插秧、代收割等托管办事,降低了出产成本,推进了水稻单产取经济效益的“双提拔”。“通过系列行动,2024年全州水稻平均亩产达513。66公斤,较全国水稻平均亩产高36。68公斤。同时,农业面源污染也获得了无效节制,洱海水质总体不变连结优秀程度,实现了‘粮食减产、农人增收、生态增优’的三沉方针。”大理州农业农村局相关担任人暗示,进一步推广“绿色、高产物种+绿色生态模式”的集成手艺,帮力水稻单产提拔,打制低纬高原粮食平安取生态协同成长新样板。(农人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赵倩倩)。